布朗气水焊机_水燃料氢氧机_氢氧发生器_氢氧发生器 - 米乐官网-平台官方版|乐备用网址
导航
氢能发展的四种模式:德日美澳各有什么特点?

时间: 2024-01-23 19:23:02 |   作者: 解决方案309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快速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初步形成了四种典型模式,即以德国为代表的“深度减碳重要工具”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新兴起的产业制高点”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中长期战略技术储备”模式和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资源出口创汇新增长点”模式。我国在推动氢能产业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参考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明确“初心”与“使命”、目标与路径,以推进能源革命为出发点,构建“大氢能”应用场景,统筹推进氢能产业技术与市场、供应与需求的协调发展。

  氢能作为二次能源, 具有来源广泛、适应大范围储能、用途广泛、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大等多种优势。随着氢能产业的兴起, 全球迎来“氢能社会” 发展热潮,欧盟、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经济体和国家均出台有关政策,将发展氢能产业提升到国家(地区)战略高度,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启动,全球氢能产业市场格局进一步扩大。

  对我国而言,加快发展氢能产业,也有现实而迫切的意义。具体来看, 发展氢能产业是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是促进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方法,是超前布局先导产业、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举措。

  2019年是我国氢能发展的创新之年,“理想照进现实”特点明显— 战略共识基本成形,探索的步伐正在加快, 先进理念、技术、模式层出不穷。超过30个地方政府发布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实施方案/ 行动计划,相关的“氢能产业园”“氢能小镇”“氢谷”项目涉及总投资额多达数千亿元,氢燃料电池汽车规划推广数量超越10万辆,加氢站建设规划超过500座。

  我国在加快发展氢能产业的过程中,需要广泛参考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大家都认为,对于国际经验的研究不应只停留在政策、措施和行动的简单总结及归纳层面,而应该深入分析各国发展氢能背后的初衷、动机、利益格局等内容。在充分了解各国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现实需要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找到发展的方向、目标、路径、模式与政策措施之间的逻辑关系。换言之,不止要看“做了什么”,更要研究“为什么做”“做了有啥好处”等深层次问题。

  从不同国家发展氢能产业的出发点、侧重点、着力点等方面看, 全球各国实践大致可总结为四大类型,本文称之为四种典型模式,即把氢能作为深度脱碳的重要工具的德国模式(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做法类似);把氢能作为新兴起的产业制高点的日本模式(韩国做法类似);把氢能作为中长期战略技术储备的美国模式( 加拿大做法类似) 以及把氢能作为资源出口创汇新增长点的澳大利亚模式( 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做法类似)。

  德国能源转型近年来暴露出慢慢的变多的问题。首先,随着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稳步提升,维护电力系统稳定性成为其头等挑战。2019年德国部分地区出现了电力供应中断事故,暴露出其储能和调度能力不够的短板。其次,为提升电力系统供应能力,德国增加了天然气发电,但由此需要从俄罗斯等国家进口更多天然气,导致能源对外依存度提升。最后, 能源转型使带来能源价格走高,能源转型面临慢慢的变多的争议。与能源转型陷入困境一脉相承的问题是碳减排进展不如预期。

  德国政府已经提出了2030年比1990年减排55%的中期目标和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然而自2015年以来碳排放量不降反升,2018年在暖冬的帮助下才实现了“转跌”。传统减排路径边际效益递减,急需开辟新途径,挖掘更多减碳潜力。

  发展氢能可助力大规模消纳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并实现“难以减排领域”的深度脱碳。电解水制氢技术发展迅速,规模提高、响应能力增强、成本下降,使其有望成为大规模消纳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重要手段。在区域电力冗余时,通过电解水制氢将多余电力转化为氢气并储存起来,由此减少“弃风能”“弃光能”“弃水能”等现象,降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波动性对于电力系统的冲击。与此同时,氢能具有高能量密度(质量密度)、电化学活性和还原剂属性, 能够在各种应用领域扮演“万金油”角色,对“难以减排领域”的化石能源进行规模化替代,实现深度脱碳目标。

  围绕深度脱碳和促进能源转型,德国创新提出了电力多元化转换(Power-to-X)理念,致力于探索氢能的综合应用。具体而言,在氢气生产端,利用可再生电力能源电解水制取低碳氢燃料,从而构建规模化绿色氢气供应体系。在氢气应用端,将绿色氢气用于天然气掺氢、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或供热、氢能炼钢、化工、氢燃料电池汽车等多个领域。

  现阶段,德国政府与荷兰等国正在开展深度合作,重点推广天然气管道掺氢,构建氢气天然气混合燃气(HCNG) 供应网络。其中,依托西门子等公司在燃气轮机方面的技术优势, 已开展了若干天然气掺氢发电、供热等示范项目。截至2019年年底,德国已有在建和运行的“P to G”(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制氢+天然气管道掺氢)示范项目50个,总装机容量超过55MW。此外,蒂森克虏伯集团已开展氢能炼钢示范项目,预计到2022年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日本能源安全形势严峻,急需优化能源进口格局和渠道。日本的能源结构高度倚重石油和天然气,二者占能源消费比重高达2/3,因为国内能源资源比较匮乏,95%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都需要进口。能源地理政治学局势日趋复杂,断供风险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再加上国际能源市场行情报价的大起大落,都会给日本能源安全甚至经济安全带来冲击。2011年福岛核事故之后,日本核电发展遇到慢慢的变多的阻力,如果实现本土“弃核”,意味着能源对外依赖程度还要提升。因此,日本迫切地需要在当前能源消费格局中开辟新的“阵地”,寻找能源安全的缓冲区和减压阀,摆脱其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

  发展氢能可提升能源安全水平、分化能源供应中断及价格波动风险。日本未来消费的氢能虽然仍需要从海外进口, 但大多数来源于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与中东、北非等传统油气来源地区形成了空间分离,进而分化了地理政治学风险。同时,石油和天然气在价格上有较高的关联度,两者仍然属于“一个篮子里的鸡蛋”。

  而氢能来源广泛,价格与油气的关联度不高,增加氢能进口和消费,能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分化油气价格同向波动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此外,氢能还能够提升本国的能源安全水平。日本是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能源供应中断情况经常发生。氢燃料电池汽车、家用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组件等设备在充满氢气或其他燃料的情况下,可维持一个家庭1~2天的正常能源供应。氢能终端设备的普及,还可以为日本减灾工作作出贡献。

  日本氢能基本战略聚焦于车用和家用领域的应用,是产业和技术发展的必然延伸。日本在技术、材料、设备等方面拥有很明显的优势, 尤其是已基本打通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经过多年耕耘,日本已在氢能领域打造出一批“隐形冠军”,如东丽公司的碳纤维、川崎重工的液氢储运技术和装备等。

  据统计,日本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拥有的优先权专利占全球的50%以上,并在多个关键技术方面处于绝对领头羊。专利技术既是日本的“保护网”,也是其他几个国家的“天花板”。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和家用燃料电池设备,一方面,可将过往的投入在市场上变现、获取现金流,另一方面,还能及时获取信息反馈,完善技术和设备,由此形成了“技术促产业、产业促市场、市场促技术”的良性循环和正向反馈。

  美国氢能发展经历“ 两起两落”,但将氢能视为重要战略技术储备的工作思路始终没改变。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就将氢能视为实现能源独立的重要技术路线,密集开展了若干行动和项目, 但热度随着石油危机影响的消退而降温。2000年前后氢能迎来了第二个发展浪潮。2002年美国能源部(DOE)发布了《国家氢能路线图》,构建了氢能中长期愿景,启动了一批大型科研和示范项目,但后因页岩气革命和金融危机的冲击,路线图被搁置,不过联邦政府对氢能相关的研发支持延续至今。

  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能源部每年为氢能和燃料电池提供的支持资金从约1亿美元到2.8亿美元不等,根据2019年年底参议院、众议院通过的财政拨款法案,2020年支持资金为1.5 亿美元。总体来看,在近50年的时间里,尽管有起伏,但联邦政府将氢能视为重要战略技术储备的工作思路一直没改变,持续鼓励科技研发使得美国能够保持在全球氢能技术的第一梯队。

  页岩气革命是美国氢能发展战略被搁置的最根本原因。凭借具有经济、清洁、低碳优势的页岩气,美国已逐步实现能源独立和转型,而页岩气和氢能在应用端存在较多重合,对氢能形成了巨大的挤出效应。加州燃料电池合作伙伴组织(CaFCP)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美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已陷入停滞状态,在2019年甚至会出现了12%的下滑,发展势头已被日韩、中国赶超。

  澳大利亚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资源出口国,同时资源出口也是其最重要的经济稳步的增长引擎。根据澳大利亚联邦矿产资源部发布的数据,2019年资源出口直接贡献了该国GDP增长的1/3 以上。但传统的“三大件”(煤炭、液化天然气、铁矿石)出口已现颓势。在煤炭方面,长期以来澳大利亚在全球煤炭贸易中占比超过1/3, 主要目标市场集中在东北亚地区,然而近几年中、日、韩相继开展减煤控煤行动,煤炭出口前景暗淡。

  在铁矿石方面,中国买走了60%以上的澳大利亚出口铁矿石,而中国钢铁产量进入峰值平台、电炉钢比重提升,这都将拉低其对铁矿石的需求;在液化天然气(LNG)方面,尽管市场需求增长潜力仍然可观,但由于国际油价暴跌,LNG出口创汇能力也被大幅削弱。据世界天然气网站分析, 未来五年内澳大利亚LNG出口收入将持续收缩。

  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考虑,澳大利亚政府急需找准新兴市场需求,拓宽出口渠道。2019年11月,澳大利亚政府发布了《国家氢能战略》,确定了15大发展目标、57项联合行动,力争到2030年成为全世界氢能产业的主要参与者。打造全球氢气供应基地是澳大利亚发展氢能的重要战略目标。澳大利亚正积极推动与日、韩等国的氢气贸易,签订氢气供应协议,同时与相关企业组织联合技术创新,完善氢能供应链,扩大供应能力、降低成本。

  如澳大利亚政府与氢能供应链技术研究协会(HySTRA,由川崎、岩谷、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和壳牌石油日本分公司组成)合作组成联合技术研究组,开展褐煤制氢、氢气长距离输送、液氢储运等一系列试点项目。2019年年底川崎重工首艘液氢运输船下水,补齐了澳大利亚和日本氢气供应链最后一块拼图。这种“贸易+ 技术创新”一体化模式调动了各参与方的积极性,澳方可实现本国氢气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川崎等企业能轻松的获得成本更低的氢气,研发技术团队获得了宝贵的试验田。

  值得一提的是, 澳大利亚提出的低碳氢能,既包括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解水制氢,也包括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 制氢( 碳捕捉) 与储运技术。虽然化石能源制氢备受争议,但正是在煤炭出口增长乏力背景下的现实选择。

  每个国家发展氢能产业都有其“初心”和“使命”。德国模式将氢能视为手段,即发展氢能是为了破解能源转型和深度脱碳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日本模式将氢能视为目的, 即发展氢能是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新兴起的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迎合技术在市场变现中的强烈诉求;美国模式将氢能视为备选,即氢能只是众多能源解决方案中的一种,氢能发展与否,取决于其技术进步、成本下降等因素;澳大利亚模式将氢能视为产品,即乘着全球刮起的“氢风”,积极扩展出口产品结构,获取更多收益。

  从上述对全球氢能发展四种典型模式的分析中能够正常的看到,各国发展氢能产业均有其出发点和立足点,均考虑了各自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现实需要等多方面因素,大多遵循了战略上积极、战术上稳健,坚守发展初衷、不盲从、不冒进的推进策略。当前,我国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国家层面的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我国发展氢能产业的“初心”与“使命”、目标与路径等问题。参考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本文提出我国氢能产业战略定位及发展导向等方面的三点建议。

  一是明确产业定位,发挥氢能在现代能源系统中的载体和媒介作用。国家《能源统计报表制度》已将氢气纳入能源统计,明确了氢能的能源属性,氢能即将成为能源系统的新成员,其发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能源革命的总体要求。需要认清的是,我国拥有多个与氢能存在替代关系的能源解决方案,因此氢能并非我国的必选项,而是备选项和优选项。因此,应从我国能源系统的核心问题出发,找准切入点,选择融入能源系统的合适路径。应利用氢能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其在可再生能源消纳、增强能源系统灵活性与智能性等方面的作用,更好地与既有的各种能源品种互动,最终促进能源革命战略的深入实施。

  二是提升认识视角,逐步构建绿色低碳的多元化应用场景。2018年以来出现的各地区扎堆造车情况,既源于对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前景认知过于乐观,又源于对氢能认识的局限。事实上,我国的氢能技术储备不足、产业根基不牢固,地区间差异非常明显,绝大多数地区都不具备将技术装备推向市场变现的能力和条件。而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格局之下,我国已经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愿景,“难以减排领域”的深度脱碳将成为未来我国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因此,应统筹经济效益、节能减碳和产业发展等因素,利用氢能具有的“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灵活智慧的能源载体、绿色低碳的工业原料”三重特点,逐步构建在交通、储能、工业、建筑等领域的多元化应用场景。

  三是加强统筹协调,推动技术与市场、供应与需求“齐步走”。氢能和燃料电池集尖端材料、先进工艺、精密制造于一身,兼具高附加值和高门槛属性。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氢能产业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远未达到大规模商业化的临界点,对价值创造功能不可预期过高。再加上目前产业利润集中在国外企业的事实,我国更应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安全至上、技术自主、协调推进”为原则,不盲目追求市场扩张,避免强行通过补贴手段刺激下游需求,进而把大量补贴资金输送至国外公司。各地在谋划氢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应遵循“需求导向”原则,“自下而上”布局生产、储运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氢能供应链各环节协同发展,避免某环节“单兵突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近日,由新研氢能自主研发生产的氢燃料电池移动应急电源落户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石板滩片区,这是新都区打造的首个氢能燃料电池应急电源应用场景,是电网与氢能产业链的示范,有力推动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和新模式落地,促进氢能与电能的互补融合。新研氢能氢燃料电池移动应急电源以氢为能源,该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东方电气氢能(攀枝花)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储能技术服务;机动车充电销售;集中式快速充电站等。据了解,该公司由东方电气旗下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攀枝花市花城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月22日,深圳市盐田区区委书记李忠一行来访国氢科技,并同国氢科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银广座谈交流。张银广对李忠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氢能的战略地位、氢能产业发展形势、国氢科技产业布局进展及全产业链自主化等情况。张银广表示,深圳市盐田区属于广东示范城市群,氢能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产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重庆两会期间,重庆市政协常委,长寿区政协副主席陈红在认真听取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后,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抓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为此,她进一步完善了提案《关于加强我市氢能源产业链发展的建议》。“近年来,氢能利用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在华东、华南

  从加氢站、输氢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到电解槽等核心设备更新,再到全产业链技术突破以及氢能产品终端市场推广,方方面面都需要资金,钱从哪来?资金池怎么填?金融杠杆如何用?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期间,多家氢能企业融资提速且扩容明显。去年12月,河南金源氢化正式登陆港交所,苏州福氢氢能完成A+轮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深圳赫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赫美集团”)发布公告,根据深圳赫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及业务需要,为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并降低公司投资风险,与关联方山西鹏飞绿色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鹏飞绿能”)于2024年1月12日签署协议,共同投资设立山西鹏飞氢美能源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大冶市综合能源站EPC项目加氢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候选人公示,其中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选。详情如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5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伟驰集团建设的常州氢湾国际创新社区项目迎来首栋厂房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又一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为保障后续企业入驻奠定基础。项目位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锦程路以东,长泽路以南,腾龙路以西,长塘路以北,总建筑面积42500平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7日,由国华投资(氢能公司)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1.1专项“十兆瓦级碱性-PEM混合制氢系统关键技术与示范”正式收到科技部立项批复文件,进入实施环节。构建电-氢协同体系是加快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单一碱性电解水(ALK)或质子交换膜(PE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2024年计划制定100项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大力发展氢能、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提升落后产能能耗、环保等要求,加快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陶青介绍称,2023年,工信部认真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亿创氢能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有投资机构以及新兴产业资本联合投资,机构分别为: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推进企业的研发工作,加速产品迭代升级,加强市场推广,持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亿创氢能设立于2020年12月,总部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是一家专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8日,河南洛阳市举行氢能产业战略签约仪式,推动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购车平台、运营场景等领域的8家企业强强联合,锚定风口加速布局新赛道,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签约内容,洛阳新能源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国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

  1月22日,深圳市盐田区区委书记李忠一行来访国氢科技,并同国氢科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银广座谈交流。张银广对李忠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氢能的战略地位、氢能产业发展形势、国氢科技产业布局进展及全产业链自主化等情况。张银广表示,深圳市盐田区属于广东示范城市群,氢能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产业

  从加氢站、输氢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到电解槽等核心设备更新,再到全产业链技术突破以及氢能产品终端市场推广,方方面面都需要资金,钱从哪来?资金池怎么填?金融杠杆如何用?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期间,多家氢能企业融资提速且扩容明显。去年12月,河南金源氢化正式登陆港交所,苏州福氢氢能完成A+轮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5日,海口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海口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文件》)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到2025年计划主要建设5个氢能项目,总投资约2.3亿元。到2030年,各类氢能车辆推广数量力争达到1000辆,在能源、旅游、服务业等领域打造具有示范协同效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5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试点单位包括21个城市、43家产业园区。在产业园区名单中,“嘉定氢能港”位列其中。

  1月1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2024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其中立项重点包括:材料领域:研制热轧型钢、LED/LD用稀土荧光片标准,制定新一代信息现实玻璃、毫米波信号增强玻璃、高纯石英玻璃、光伏玻璃及组件等相关产品标准。制定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关键金属件检测等标准。研制稀土采选精矿、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0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安徽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氢能方面指出:到2025年,在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企业培育、推广应用方面取得明显突破,构建产业特色鲜明、空间布局合理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初步实现氢能商业化推广应用,建成国内重要的氢能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0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安徽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氢能方面指出:到2025年,在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企业培育、推广应用方面取得明显突破,构建产业特色鲜明、空间布局合理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初步实现氢能商业化推广应用,建成国内重要的氢能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5日,阳光照明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浙江阳光绿色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刚刚成立,相关氢能源业务在短期内尚不会形成订单和收入。然而,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度逐步投入资金,确保新业务的有序推进,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关村道依茨氢气内燃机合资项目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签约落地,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未来将推动国际氢能前沿技术在中国落地。据介绍,该项目的实施主体是道依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依茨”)和中关村至臻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关村环保”)成立的

  氢能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未来产业领域大力培育的方向。发展和壮大氢能产业,不仅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的具体路径,也是建设制造强国、搭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8日,浙江嘉化氢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套电解制氢、1GW储能等制氢、储能、储氢装备制造项目一期开工。嘉化氢储氢能装备制造项目是嘉化能源转型升级发展的重大实践,依据“把握机遇、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精准管控、稳步推进”原则,选用国内外一流的技术和设备,加大研发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21日,深地储氢高峰论坛暨湖北大冶深地储氢科研中试基地项目开工仪式举行。湖北大冶深地储氢科研中试基地项目是湖北大冶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国内首个岩洞储氢和地下分布式储氢的科研中试基地。项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21日,重庆市政协第六届重庆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发力新赛道·聚力新重庆——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专题记者会举行。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涂兴永表示,重庆十分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同样积极抢抓氢燃料电池汽车新赛道的历史机遇。目前,重庆市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5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伟驰集团建设的常州氢湾国际创新社区项目迎来首栋厂房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又一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为保障后续企业入驻奠定基础。项目位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锦程路以东,长泽路以南,腾龙路以西,长塘路以北,总建筑面积42500平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7日,由国华投资(氢能公司)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1.1专项“十兆瓦级碱性-PEM混合制氢系统关键技术与示范”正式收到科技部立项批复文件,进入实施环节。构建电-氢协同体系是加快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单一碱性电解水(ALK)或质子交换膜(PE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8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深圳燃气提问:请问天燃气掺氢项目未来氢气来源是对外采购还是采用新能源自制绿氢?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天然气掺氢项目氢气来源未来会结合原材料供应和市场情况,综合采用光伏+谷电制氢、外购氢等多种方式。

  双碳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在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保障能源安全、促进产业升级与推动能源科技革命中具有重要作用。全球氢能赛道已经开启氢能具有储量丰富、绿色低碳、燃烧热值高等优点,其产业链主要分为制氢、储运、加氢、用氢等,每个环节都是万亿级“赛道”。氢气很难从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广东中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中山市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文件指出:到2026年,推广燃料电池汽车620辆以上,建成加氢站15座以上,大力推进示范氢能船舶,打造多场景氢能应用示范基地,在制氢、氢储运和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零部件技术领域实现明显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9日上午,湘钢梅塞尔株洲制氢项目在荷塘区举行了开工仪式。相关市领导出席并见证了项目开工。项目位于荷塘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占地面积约50亩,总建筑面积4404平方米,拟新建3栋一层主厂房和一栋2层配套用房,新增1套2000标准立方米/小时天然气制氢装置和工业气体充装系统等

  国际能源署IEA最近发布的报告《2023可再次生产的能源:2028年分析和预测Renewables2023Analysisandforecastto2028》中,大幅削减了对未来五年新增风能、太阳能用于生产绿氢的估计,这意味着可再生氢的产量将低于此前预期。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到2028年底,新的可再生能源绿氢的产能将达到45GW,仅为开发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宁夏省吴忠市同心县与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光伦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北京丽丰新能源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项目、离网制氢项目、新能源发电项目协议。据了解,北京丽丰新能源有限公司计划在同心县投资80亿元,分三期开发建设电解水制